多於一種迎向未知的自由身姿 ——陳炳釗與《金龍》青年演員深度談

對談:陳炳釗(釗)、梁天尺(尺)、陳瑋聰(聰)、溫玉茹(Monkey)

整理:羅妙妍

作為年輕一代表演者,跟上一輩演員有甚麼不同之處?

釗: 在你們的工作過程裡,最初或者會對上一輩演員帶著仰慕或者學習的心,後來到了一定階段,就會知道自己的生存方式或工作模式可能跟他們不同,你們有這種經驗嗎?

尺: 過往合作的演員,有讓我從中學習吸收的地方,也有些需要忽視的行徑,或者因為那些不是我所需要的東西吧。我們有時會評論某些前輩的陋習或行為僵化,覺得他們沒有跟時代同步,但如果一直想著這些,只會變得傲慢自大。我的經驗是當我們向上一輩演員學習,很快就會知道自己不需要甚麼,接下來反而是否留意到自己需要向對方學習的地方。

釗:如果我口中的前輩,不是比你們年長很多,而是幾年的差距,當中的選擇和價值判斷會否已經有差異?

聰:我不知道我能否代表我這代人,也很難代表一代人去比較上一代人。阿釗你經歷的人比我們多,也看得比我們多,我們這麼年輕的眼光可能沒那麼容易釐清得到。但我有一種不太肯定的感覺,就是比我們大一輩、三十四、五歲的那代人,好像比較「喜歡做戲」、「最緊要可以做戲」;我們這一代則比較在意「我做這件事是否我想發展的方向?我做這件事會影響到甚麼?」

除了演戲,我們可能還會做其他事情,例如Monkey的手作品牌Jumpy Monkey ,有更多面向,不一定只限於演戲 。

Monkey: 正正因為愈來愈多前輩花上大半生一直做戲,輪到我畢業以後,我常常聽到他們勸我們趁年輕多嘗試、 多看看其他東西。以前跟淑儀老師一起工作,我得到的訊息是:「不用急著不斷做戲,有些戲做完反而會令你不喜歡做戲,有些戲不斷做下去,只會磨蝕你作為一個人的感受或執著。」 現在我們要走出香港,比前輩的年代容易得多,有了廉航,也多了很多資助可以申請。

釗:國際上多了很多課程、活動、實習之類的東西,以前是沒有的。剛才聰口中比你們年長些許的那一輩演員,比較希望抓住做戲的機會,而你們現在想選擇其他可能性,不一定做戲 。這算是跨界嗎?可以試其他文化範疇的東西,但不一定要在台上演一個角色,是否這個意思?

聰:可能有人選擇出演主角,而不選擇在一個多媒體演出裡擔任較次要的角色。如果讓我選擇,我會希望選擇多些趣味、可以接觸多些東西的多媒體演出。

尺:畢業後好快會思考「為何要做戲」,無論在台上台下,我都在尋找一種存在狀態。對我來說,這種狀態未必需要透過做戲去找,也可以透過生活的不同方法,例如我會行山、練功夫、做其他類型的表演 。雖然我未講到想找尋的存在狀態是甚麼,但好像有時做戲會滿足不到,反而令我更加疑惑是否要繼續做 那種dramatic的東西。

釗:我覺得這種sensitivity跟戲劇發展本身有些相似,理論上,「甚麼是dramatic」不斷在變,由以前最drama最戲劇性的東西,到現在的post-dramatic。劇場裡面的dramatic不再是必然。戲劇理念上亦正在發生變化。

聰:我覺得現在整個世界愈來愈打開,愈來愈多可能,大家不會很執著地只做某些事,這是我們在這個時代的感覺。

作為自由身藝術工作者,生存狀態的其他可能性?

釗:我覺得你們已經過了剛剛畢業、慌亂中想抓著甚麼、充斥不安全感的狀態,開始知道自己需要和不需要的東西,是這樣的情況嗎?

尺:現在是另一種不安全感。作為freelancer的安全感和不安全感同樣存在,不安全感主要來自實際生活所需,除非我的演出總是一個接一個,否則總有某些時間會心驚一下,需要勒緊一下褲頭吧。

釗:這種不安全感,有沒有好明顯影響到你們某些選擇?

尺:對我來說沒有,可能只是影響了我一個早上的心情。

釗:所以是一個早上而已。而不會因為未來幾個月都沒有工作,持續影響你兩三個月的心情,對嗎?

聰:以前會的,現在慢慢減退了 。心驚總會有,但日子不會因為你沒有工作而停下來,還是要繼續過生活。我記得畢業後不久,2013年年頭有段時間沒有工作,當時不想自己懶了下來,便開始找很多事情去做,做運動、減肥之類,讓自己健康一點。空檔可以為自己帶來變化,嘗試突破自己,就看你怎樣利用那段時間,而不是被那種驚恐拉住自己,失去繼續生活的動力。

釗:你們是否嚮往那些時間長、收入穩定的非舞台演出工作?你們怎樣看學校巡迴演出或教學的工作?是用來填塞經濟處境,還是一種磨練?

Monkey:以前做前進進的演出時,我通常沒有NA,我覺得真的要好集中去排戲,而且我也不喜歡NA回來後發現好多東西已經排了,創作的過程沒有我的份。但今次是我首次一邊做前進進演出,一邊接了教班和巡演的工作。原本我都好擔心會否處理不到,會否背不完台詞或是反應慢幾拍,但意外地我發現巡演和教班都是一種操練,逼我抽離去看,再投入時就再清醒一點。

來到現在的階段,我覺得開始掌握到自己的狀態,揣摩到自己做完一個戲以後,就要去做其他事情,才有時間沉澱上一個演出做了甚麼。當我再回到劇場,就能看見新的東西,身體上的質地也改變了。

釗:這個很有趣,一般來說自由身的理想模式當然是演出接演出,你提到的是否要發展另一種自由身的新模式,而不再是演出接演出的模式?

尺:我不覺得一定要演出接演出。這個跟自由身表演者的安全感有關,我們總是沒有很適應「變動」這回事,作為自由身,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開放的環境,充滿無法估計的「變」的環境,不斷走向未知。 我們如何看待未知,影響我們如何做選擇,究竟是因為克服不了對未知的恐懼而胡亂抓住水抱,還是即使面對未知,仍然堅持只做想做的東西,排除某些工作的可能性。這是我選擇工作時會經歷的想法。

我近來接了一個演出,在戶外做的,帶人行山,中途玩樂器、唱詩,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劇場的演出。我好嚮往跟大自然接觸,也嚮往跟人接觸。讓我選擇的話,大劇院或小劇場,我會選擇在小一點的地方演出,但可以跟觀眾近一點 。我做表演,都是因為有東西想分享,而我比較喜歡直接的交流。正如Monkey所說,我覺得已經揣摩到自己的狀態,知道自己的flow是怎樣,我們有沒有辦法駕馭那種未知,同時跟隨自己的flow去生活?我覺得自己曾經成功進入到那個flow,可以幫我克服對未知的恐懼。是否每次成功?我不敢說,因為斷斷續續仍會出現不安全感 。但我覺得那種所謂自由身的新模式,取決於我們有多清楚自己,有沒有很完整很誠實地面對這個自己,相信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你期望自己成為怎麼樣表演者?

釗:剛才大家都分享自己跟戲劇或生活的關係。但傳統來說,當我們問想成為怎樣的一個演員,多數會有另外的答案,答案可能是關於想成為具備甚麼質地的演員。舉例說,在Peter Brook的年代,有一種演員名叫holy actor;或梵谷老師追求的那種純粹演者;或莫昭如年代的那種民眾式演員,能夠賦權觀眾的,這些都是劇場跟自己這個世界的關係,未必跟生活相關。大家可否從這個角度想想自己想成為怎麼樣的表演者?

聰:我想到的是跟自己生活更加貼近的表演者,生活與表演不割裂。我可以把平時的practice在台上分享給別人,我不想分享仇恨給觀眾,而是分享我的價值觀、我相信的東西。我希望自己更加是一個artist,不過又不一定通過戲劇,artist的意思就是在不同媒介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、自己的角度去看某件事,我希望可以用我的being去影響別人。

到底演員跟角色的距離是甚麼?從前做dramatic drama時演員總是躲在角色身後,演員的身份退得很後;但我希望我做的創作、或是這一代發展的創作,表演者的being可以站得前一點,不再躲在角色身後,而是站出來跟人說話,很赤裸地坦蕩蕩跟大家分享。

尺:「想成為一個怎樣的表演者」和「覺得劇場是甚麼」這兩個問題息息相關。觀察那些看過、做過的演出,當中最核心的東西是甚麼?感動到我的是甚麼?我想做的那些作品、想成為的那種表演者的特質到底是甚麼?

我覺得劇場就是一面鏡,讓觀眾照鏡,我分享東西不是只為了讓觀眾接收故事、觸動觀眾,而是希望觀眾在故事裡照鏡。觀眾觸動也是因為當他們照鏡,看見鏡裡的自己不是日常生活中見得到的自己。我覺得這個很重要。作為表演者,我同時也在照鏡,我跟角色的關係是甚麼?我跟角色有多近? 這是一種觀照、觀察和發現,這是我想追求的劇場──我和我的角色、劇本、觀眾、台上所有東西,都是一面鏡,而我想成為一個好真誠、坦率、好赤裸的表演者。

Monkey:真摯都是我想追求的東西,但只有真摯的話其實並不需要由演員做。之前參加了前進進好多工作坊,令我有空間去想,一個演員如何讓觀眾看戲時不會只看到其表演技巧,而是看見演員通過這些技巧表現自己如何看世界,例如如何在一段獨白安放不同的東西,觀眾看見的卻不單是技巧,而是這段獨白背後的東西。我不知道怎樣做,但我見到有藝術家做得到,讓觀眾看到更大的世界。

世代交替,如何在堅持裡進步?

釗:根據尺的講法,你在劇場裡照鏡,那麼照鏡的過程裡有沒有見到某些人跟劇場的關係,對你有所激發?學習的過程多數是關於技巧和知識,好少向一個人學習,但大家有沒有這種讓你們覺得一定要從他/她身上面學到甚麼的人?

尺:我沒有特地記住那些學習對象的名字,但每當我見到那種人,都一定是表裡如一的人。如果我要成為一個真誠、坦率、赤裸的表演者,表裡如一的人就是我的學習對象。

釗:這些人未必在劇場裡?

尺:劇場有,不過跟技巧好壞無關,可能就是我說的那種存在狀態。

釗:作為一個藝術家,表裡如一的意思是甚麼?如果你不只看到他生活上的表裡如一,表裡如一如何影響他創作上的選擇?

尺:關於一個人的表裡如一,我想起一個比較惹笑的比喻 。例如某個人平時常常處於一個好平靜的狀態,會不會無論做甚麼角色都有一種平靜的感覺?這種藝術家會否無時無刻都在表現同一種特質?之前跟前輩聊天,聽到他們批評某某人多年來只不過在做同一件事,不如不做。但我又想,要是帶著一個理念堅持多年,面對同一個自己、同一種心境,是沒得改變的,如果多年來一直嘗試解決同一個問題,也是無法裝作看不到的。我們不是H&M,也不是uniqlo,可不能每季換新款。

釗:這個問題可以深入一點去問,一個人忠於自己的選擇,堅持某種狀態,例如永遠只做喜劇,或者永遠堅持演員本色、不扮演任何角色,他的堅持剔走了很多別的選擇,捨棄了很多機會,但我們應該問的是,十年、二十年之後,他在這個選擇上有沒有行得更前?例如如果一個人只做喜劇,他對喜劇的理解是否深化了?我覺得這是重要的。但又不應該批判這種人不嘗試其他選擇,因為他們已經選好了自己最喜歡的範圍,就有權留在這個範圍,繼續做別人覺得範圍很細的東西。

聰:我想跟那些人說,別管他人怎樣想,就做自己覺得最極端、最尖銳的那個作品,因為那個就是你啊,無論有多三尖八角、粗糙未經打磨, 這個就是你所掘挖出來最屬於自己的東西啊。

釗:有時有些人找到一個範圍,覺得找到自己的身份認同,後來到了某個樽頸,卻因為覺得是自己的特色而要繼續做,不願意轉變一些東西,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。

聰:那就回到「心」,到底一個人有多誠實面對自己。

Monkey:其實古今中外的人物我都不太上心,即使讀了一些先行者、偉人的書,我也不會觸動,因為跟我的生活無關。 我的好些學習對象反而都不是劇場的人,例如某些紀錄片的導演,他們真的可以在一個地方生活一段長時間,就是為了把他相信的東西,把那種真實呈現出來。我希望在劇場裡,我不會是一個裝作知道一些東西的人,當我做一個戲、講某個議題,我不是裝作知道,不是只知道劇本裡面的東西。

釗:我的體會是,那些在不同範疇堅持某種精神狀態、讓我們為之嚮往學習的人,無論是一個畫畫的人、寫書的人、造衣服的人,他們之所以能夠堅持,應該都是在自己的工作裡問了一條好準確的問題,例如一個紀錄片導演問「甚麼是真實」。我們不是在他們的工作範疇裡,如果要學習他們,我們就要轉化,在自己的工作範圍裡問一條準確的問題。

Monkey:我常常想,為何要用劇場去分享想法?雖然我腦裡有好些想法,但我未答到自己為何要通過劇場去講?花上數萬元做個演出,既不環保,又未必有觀眾,如果我回答不了某個想法必定要透過劇場才是最深刻,我是做不出來的。有些紀錄片看完好深刻,但這些議題用劇場去講,是不是都一樣深刻?我拍了片上載到網站,瀏覽量可能遠超劇場的觀眾數量!我仍未回答到這條問題,所以才會在不同範疇遊走。

聰:同樣的想法我也有,如果你的是紀錄片,我的對應是音樂。

釗:怎麼辦呢?是不是劇場在今天有好大危機?好多創作方式都比劇場優勝?

聰:要看媒介的限制,限制裡有沒有優點?

釗: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發揮其優點?不過要是成功了也是影響到為數不多的人吧......但我現在不會去問這些問題,也沒有能力去問,好像不是立即有答案的。我做不到的事情,下個世代可能做到──當然我更優秀的話,可能就先行做到一些改變,但做不到的話也要接受自己的限制,誠實地繼續做,或者讓後來者看見你的嘗試後,承繼你並且帶來改變。

 
羅妙妍Olivia Ch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