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午睡》導演剪輯版

Waking Dreams in 1984 -Director's Cut

我們的年月尚未逝去
可能是一天的正午
在午後的陽光裏
前行,夢醒,前行

導演 / 文本:陳炳釗
演出:梁天尺、劉俊謙、蔡思韵、黃衍仁、李頊珩、趙鷺燕、吳景隆

票價:HKD150 (租看48小時)

收看平台:art-mate VIDEO ROOM

 
 

訂票期︰12/03/2021 00:00am – 12/05/2021 06:00pm
觀看期︰12/03/2021 00:00am – 12/05/2021 11:59pm

節目全長約3小時,設一節中場休息
粵語演出,設中、英文字幕


節目簡介

昊與曦是嬰兒潮世代出生的兩兄弟,二人年齡相差幾歲,但卻已彷彿活在兩個不同的世代。二人唯一共同的心路歷程是七十年代的學生運動。不過,當曦沿著昊的路徑,一心一意投身那火紅的革命的時候,運動卻轉瞬退潮。

八十年代中,昊已是一位出色的電影編劇,在這時候,人間蒸發多年的曦像個不速之客似的突然從海外回來,兩兄弟久別重逢,昊安排無處容身的曦住在一幢被棄置的英式大宅裏,在大屋內的還有一班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識份子:畫家Jacob、避世的阿圖、女作家阿花,以及實習編劇祖與占。昊與曦期望能合力完成以祖母為靈感的電影故事《徐燕香傳奇》,也同時發現,彼此的生活、事業和回憶,已被一種粗暴的、難以言喻的力量徹底改變。

《午睡》原為陳炳釗於80年代創作,未曾正式發表的同名舊作,於2016年再創作並首演,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及IATC (香港)劇評人獎年度劇本獎;今次2020年版將會重寫部分內容,修訂故事結構,力臻完善。

《午睡》劇本沉澱逾30載,故事緊扣時代,手法寫實,以往日故事回應今天香港。


相關影像


相關文章 / 報導 / 評論

  • 胡筱雯,〈理想與掙扎 莫失莫忘 《午睡》來回看火紅年代〉,《明報》2021/01/22。 全文

  • 南灣水巷生,〈時間的斷層 —《午睡》觀後感〉,《立場新聞》,2021/01/12。全文

  • 朝雲,〈縱然夢想不會成真,但要相信所有努力都會重生〉,《立場新聞》,2021/01/12。全文

  • 麥曦茵,〈「清醒夢」,原來是一種技能。〉,2021/01/11。全文

  • 比布的小星球,〈時間與空間 真實與虛幻〉,2021/01/10。全文

  • 黃靜美智子,〈由歷史連結當下的鬱結 陳炳釗:歷史是以迴旋的方式向前走〉,《明周文化》,2021/01/08。全文

  • 黃子翔,〈從午睡陰霾醒來〉,《星島日報》,2020/01/07。全文

  • 黃念欣,〈要發夢,先要《午睡》〉,《明報》,2020/01/05。全文


製作/參與人員

主辦:前進進戲劇工作坊
合辦: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
導演 / 文本:陳炳釗
副導演:周偉泉
演出:梁天尺, 劉俊謙, 蔡思韵, 黃衍仁, 李頊珩, 趙鷺燕, 吳景隆
舞台設計:阮漢威
燈光設計:馮國基
助理燈光設計:郭佩欣
音樂及音響設計:陳偉發
助理音樂及音響設計:陳衍昊
服裝設計:何珮姍
錄像設計:楊振業*
製作經理:李嘉安, 周怡
舞台監督:梁達明
執行舞台監督:黎錦珊
助理舞台監督:楊倚晴
服裝主管:劉幸芝
髮型及化妝:孫詠芝, 姚邦琦
舞台助理:梁銘浩, 陳志偉
音響助理:葉珮君
監製:鄭綺釵, 王禧彤
宣傳:陳瑋欣, 賴育麟
票務:賴育麟, 林嘉寶
場刊統籌:羅妙妍
直播導演及技術統籌:黃漢樑
直播及演出拍攝:黃漢樑, 許康年, 盧文康, 陳家濠, 楊承熹, 藍嘉穎
英文字幕翻譯:鄺為立
直播字幕整理及操作:譚玉婷
直播平台支援:art-mate.net
演出攝影:Eric Hong
宣傳設計:studio TIO
宣傳攝影:YC Kwan

*承蒙香港演藝學院批准參與演出


您可能也感興趣

《半空的笑》劇場跨界影像黃衍仁聯乘黃飛鵬,劇場文本與影像的跨界實驗5 APR - 5 MAY 2021 - 網上放映

《半空的笑》劇場跨界影像

黃衍仁聯乘黃飛鵬,劇場文本與影像的跨界實驗

5 APR - 5 MAY 2021 - 網上放映

《半空的笑》劇場跨界影像黃衍仁聯乘黃飛鵬,劇場文本與影像的跨界實驗5 APR - 5 MAY 2021 - 網上放映

《半空的笑》劇場跨界影像

黃衍仁聯乘黃飛鵬,劇場文本與影像的跨界實驗

5 APR - 5 MAY 2021 - 網上放映

 
 
 

主辦

主辦

自由空間為《午睡》實體演出合辦單位

自由空間為《午睡》實體演出合辦單位

通達伙伴

通達伙伴

adc_logo_20210217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