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同台共修 ─ 編劇練習場】第三周總結: 檢驗、拆解、行動

 
 

前言:「同台共修-編劇練習場」結合討論會、工作坊及集體活動,為同行的核心編劇築建共修平台。每節討論會聚焦不同主題,從外在技法反芻到內在心法;每位編劇主理一節工作坊,以個人創作風格為主軸,互相學習砥礪;集體活動 由客席導師主理各種體驗與工作坊,帶來意想不到的養份與刺激。


「同台共修-編劇練習場」進入最後一個星期,編劇們的心法愈見深入,大家分享如何以嚴謹的態度再三審視作品,並在反覆推敲的過程了解自己更多。經過熱烈的討論與交鋒,最後一個星期的共修時光以 檢驗、拆解 與 行動 三個關鍵字作為小結。

【檢驗】

蘇格拉底有云:「未經檢驗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。」編劇大概會說:「未經檢驗的劇本是不值得寫的。」最後一節討論會「更新昨天的我:為何與如何修改/重寫劇本」,鄒棓鈞以自身經驗示範了不同程度及切入方向的改寫,其中一次他在重新審視的過程中發現了「真正的關注」,於是把劇本砍掉重練,轉換為另一個主題及視角。李偉樂分享他總是無法生出動力進行改寫,需要找到新鮮感才有修改的意義。郭永康形容寫劇本如馬拉松,要懂得在漫長的運動中理性審視自己,了解作品的美學價值,並找到合適的形式去盛載。胡境陽把劇本的結構與情節分別比喻為骨與肉,創作時要無時無刻意識到兩者的存在與分野,但最重要的是把握「心」──最核心的主題與編劇本人的連結。

李穎蕾主持的工作坊展示了她的創作法門,她讓編劇們即席繪畫人生中最刻骨銘心的畫面,並為畫中人設定五個年齡,發問同一條問題,想像畫中人的不同答案。李穎蕾認為這個小練習對於思考角色、台詞有所啟發,她的創作大部分都是基於真實生活經驗,所以她相信挖掘自身,往往找到耐看的情節,從回憶建立的資源庫尋找意象及意境,梳理意圖,便能「講好一個故事」。

【拆解】

根據學者Linda Hutcheon的說法,Storytelling is always the art of repeating stories。除了原創作品以外,編劇也有機會將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改編成劇場文本,此時需要對文本進行分析、拆解、重組,透徹地了解作品的結構,把握好改編的重心。

李偉樂在他主持的工作坊裡,向編劇們介紹改編的心法。他先讓編劇們閱讀卡夫卡的短篇小說《鄉村醫生》,繼而引導大家根據荷里活金牌編劇Blake Snyder在編劇指南《先讓英雄救貓咪》提出的三幕劇結構,將經典文學作品改編成劇場文本。編劇分為兩組實踐,得出兩種風格迥然不同的作品。劇場有別於小說等媒介,更重視呈現,編劇在改編的過程中,需要經歷「挪用與打撈」的步驟,或篩走或保留原創作品的各種元素,例如角色、情感、情節、氛圍、物件,務求與觀眾產生「共震」,正如李偉樂引其編劇老師所言:「不是討論存在,而是呈現存在處境」。

【行動】

最後一節工作坊邀來資深演員/戲劇導師陳淑儀,以演員的表演角度出發,通過討論及演技練習,解答編劇對於戲劇及表演的迷思,讓編劇游走創造角色的核心與體驗演員是「行動的動物」之間。

有編劇分享,曾經有合作的演員無法釐清角色在劇本中的行動,導師說明演員研習劇本時,必然會找尋角色的外在與內在「行動」,要讓「行動」成立從而推動劇情,當中需要在字裡行間摻入線索,令演員有對抗(encounter)、把玩、發掘的對象,就像遊戲規則,或是導師口中「演員的玩具」。此外,編劇運用獨白與台詞塑造角色之餘,呈現其生活的動作語言亦同等重要。

其後導師帶領編劇進入兩個關於演員內心視像的練習。首先,運用第一身視覺分享一件深刻的事,細緻描述空間所有動態與靜態的人、物、事,從而驗證文字敘述中的主觀性與客觀性,可以引導觀眾有多大的想像空間。另一個練習,通過導師所提供的「玩具」(在這個練習中是各種顏色的意象),讓編劇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其狀態,有助尋找角色的當下、態度與節奏。「玩具」可以隨着演員的想像轉換成不同形態及姿態,是發掘戲劇行動的重要工具;也是角色通往表現行動的「一條橋」;編劇在設計角色時,亦能納入其創作元素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