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同台共修 ─ 編劇練習場】第二周總結: 框架、風格、溝通

 
 

前言:「同台共修-編劇練習場」結合討論會、工作坊及集體活動,為同行的核心編劇築建共修平台。每節討論會 聚焦不同主題,從外在技法反芻到內在心法;每位編劇主理一節工作坊,以個人創作風格為主軸,互相學習砥礪;集體活動 由客席導師主理各種體驗與工作坊,帶來意想不到的養份與刺激。


「同台共修-編劇練習場」進入第二星期,編劇們繼續翻出自己的創作資源向大家分享,由劇本的第一個靈感誕生一刻到在劇場呈現之間的每個步驟,都是討論的範圍,過程中我們得出框架、風格與溝通三個關鍵字。

【框架】

一個創作由零起步會經歷不同階段,階段之間總有崎嶇位,編劇們免不了在討論中分享在創作中遇到的難處和自救方法,反覆論及的一點,就是定下框架。

郭永康在他主持的工作坊裡,透過五個逐步將題目收窄的寫作練習,提醒大家創作就是在各種限制與規條中尋找無限的想像,如果創作中途停滯,也可利用設想各種「假如」(What if),為困局尋找出口;在討論會「關於戲劇呈現可能性」裡,李智達分享英國劇作家及編劇導師Stephens Jeffreys的戲劇結構論,他指出一套戲隨著時間跨度和場景數目增加,其張力以至觀眾的專注度會相應減弱,「故事熱度會冷卻」,依這理論,單一場景、時間流與現實同步的戲熱度最高,因此又叫「壓力煲劇」(pressure cooker play),時空收窄之下,舞台上發生每件小事都掀動觀眾反應,引用平田織佐的說法,「選對了場所,作品就寫完了。」

當然,編劇總不能只寫同一戲種,因此當時與空拉闊,編劇就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框架去「箍住個戲」,可能是敍事上的規則、action與reaction,各種能量流動的轉換,利用框架創造節奏。

【風格】

當編劇每次創作時找到特定的框架,並持之以恆地實踐,風格亦由此而生。胡境陽在其主持的工作坊中分享於文本調和節奏感的經驗,他表示通常在設定整體架構時,大致的節奏分佈已了然於胸,調動文本中的情感流動並計算觀眾的接收狀態,是為了追求字裡行間「能量的交響流動」,細至台詞大至結構,掌握了節奏,就算作品戲劇衝突不強,也能藉著節奏產生的動力(dynamics)牽引觀眾。

胡境陽與郭永康皆在其工作坊中為各位編劇提供了寫作練習,前者參照法國作家Raymond Queneau的經典之作《風格練習》,提供了一個客觀場景,各位編劇按自己的敘事節奏改寫發展,展示出多樣的風格;後者則從耶魯戲劇學院編劇碩士課程主理人Mark Bly的著作中擷取寫作練習,引導編劇從潛意識取材,得出的成果亦可見不同編劇的風格與關注。

【溝通】

當編劇完成文本後,既要通過與劇場其他創作崗位溝通,亦要考慮到與觀眾的溝通,才能圓滿作品,故此其中兩節討論會皆探討「溝通」這個大命題。

李穎蕾以個人經驗為例,她認為即使在劇本完成後,編劇依然可以繼續參與,與導演、演員、設計師溝通,同時信任創作伙伴,留白空間容讓各人的創意流入,豐富作品的呈現。阮韻珊自編自演的經驗較多,從演員的眼光出發,她指出作品必須顧及「可演性」,讓演員保有角色內在生活的空間,舞台上的呈現才能容納更多「happening」。此外,劇本裡寫的一切,從台詞、標點符號以至舞台指示,編劇需要確保寫的是必要和準確,那麼當劇本交予其他創作者手上,朝向的想像方向亦會趨向準確--要寫幾多、留白幾多,判斷過程需要經驗,然而正如李偉樂引其編劇老師所言:「進步就是減法」。

與觀眾溝通方面,阮韻珊在創作時經常提醒自己思考,此時此地選擇此題材與觀眾的關係;李偉樂利用同一個作品,在呈現上轉換不同形式,探索使觀眾產生共感的最大公因數。郭永康認為「自己希望傳遞」與「對方能夠接收」往往關乎文化共鳴,觀眾無可避免地帶有個體經驗地觀賞作品,編劇在作品中需要邀請觀眾介入想像,共感才有可能出現,滋養出作品與觀眾的溝通。

----------

策劃:胡境陽、李穎蕾、羅妙妍

核心編劇:阮韻珊、李偉樂、李智達、李穎蕾、胡境陽、郭永康*、鄒棓鈞、鄭廸琪

*承蒙香港話劇團批准參與活動